close

 

某天接到飯店來的預約電話,說會有位外籍房客想來做手足保養。在接受預約的同時,想起客戶們常問起坊間美甲店常看見標榜“日式保養”,到底日式和美式的差別在哪裡?從前我也是一知半解,這天服務完後我終於弄懂了!

客戶進門後,從言談中猜想這是位來台洽公的商務旅客,另外從指甲硬皮生長狀況、十指邊緣半數以上都有傷口的狀態,判斷這位客人慣性的摳指甲旁皮膚,尤其是當我消毒檢視雙手根本尚未開口,客戶就直接『I know I know~』的反應,也可代表對自己摳皮膚的習慣無可奈何。(啊哈~又是場要卷袖子的大工程呀!?)

但不知是不是先入為主的印象,還是在歐美手足保養很便宜?好像觀光客都認為亞洲的SPA保養類都應該要在某個低價格以下,所以對於價格這位外籍客人十分不能接受的直說『too much~ too much~』。但因為在櫃檯人員來電預約時,早已告知消費單價,雙方皆認同的價格才接受預約,所以只好再回撥電話請服務人員再溝通。(哎誒~這裡不是路邊攤不可以殺價唷~)

根據長久處理咬甲者的經驗,真的要幫這樣的客戶改善摳指甲的習慣,唯有先幫她把皮膚  處・理・乾・淨・ 在極有限的單字往來溝通後,確認她只想做基本的保養。開始動工前準備工具時,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無法精準溝通下幫她處理都是傷口的硬皮?

所以決定先建立彼此的信任感,做保養單手時把動作放慢、放輕~使用磨具前確認再確認,讓客戶在無聲的狀態下觀看我所有的動作,明白我每個動作的不具傷害性,看見硬皮一層層的被清乾淨。一段時間後,感覺客戶的肢體不再緊繃,即可以正常速度進行。(這樣等下腳的保養就可以放心照正常節奏做啦~)當一隻手保養完畢後,客戶的表情開始轉為驚喜地摸著原本滿是硬皮說「smooth」。

賓果!信任已成功建立!相信那歡喜的表情是所有美甲師動力的來源~此時這位客戶終於明白專業美甲師的價值所在。因為幾年前赴日考試的關係,保養技術的思考邏輯已趨向日系保養,對於日漸增加的歐美客戶價格上的反應感到十分疑惑。

“歐美系所謂的基礎保養,到底是做到什麼程度?“

 

幾經查詢確認後,發現美系vs.日系的差別是在『邏輯上的差異』。

日系『基礎保養』流程:修形、硬皮處理(全部修乾淨)、拋光或上色

美系『基礎保養』流程:修形、硬皮處理(僅處理翹起的肉刺)、拋光或上色。

 

發現了嗎?是在硬皮處理程度上的不同。

日系保養重視『一次性的確實的保養』!保養就是要確實處理好所有的狀況,把皮膚復原到原始的狀態。

而美系保養重視的是『時效性的保養』!既然是基礎保養,那就在最短的時間做到基本的效果即可。當需要“全部修乾淨“的保養時,就會被歸類到”深層保養“的類別。

 

所以若想做到『相同程度』的保養,無論是哪個系統在價格上應該都都是一樣的啦~~

一分錢,一分貨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莉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